时间: 2025-04-24 03:5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33:04
成语“四通五达”字面意思是指四个方向都能通达,五个方向都能到达,形容交通便利、四面八方都可以到达。基本含义是形容某地交通发达,或者指信息、沟通等畅通无阻。
“四通五达”最早见于《旧唐书·李嵩传》。这里的“四通”指四面八方的交通,“五达”则有五个主要的方向或路线可以通行。成语的形成与古代交通发展、商贸繁荣密切相关,反映了人们对便利交通的向往和追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交通便利往往与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密切相关。四通五达的交通网络不仅能促进商业活动,也能增强人们之间的联系。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四通五达的理念变得更加重要,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对便捷生活的向往。
“四通五达”带给我的联想是对一个城市发展的美好憧憬。在交通便利的环境中,生活更加高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社会也更加活跃。这种联想使我意识到交通的重要性,不仅是物理上的流动,更是信息与文化的传播。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去过一个小城市,虽然风景优美,但因为交通不便,导致与外界的联系相对较少。通过这个体验,我更加理解了“四通五达”的重要性,也在日常生活中提倡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区居住。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四通五达”:
山水相连千里路,
四通五达共此生。
心随风景游无尽,
愿与君共赏春风。
这表达了对交通便利的赞美,以及与朋友分享美好时光的愿望。
在英语中,有类似表达“well-connected”或“easily accessible”,这些短语也描述了某地交通便利的特点。不同文化中对交通便利的重视程度相似,都与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动息息相关。
通过对“四通五达”的分析,我深刻理解了交通便利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畅通,更是人际关系、经济活动和文化交流的基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表达,也增强了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
《晋书·地理志上》:“自河以南,四通五达,关中之地,最为沃野。”
《文选·张衡·西京赋》:“于是四通五达之衢,车马交驰。”
《后汉书·王符传》:“夫四通五达之衢,车不得方轨,马不得并行。”
《汉书·地理志下》:“自宛以西至京兆,皆四通五达之衢也。”
《史记·河渠书》:“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四通五达之郊。’”
宋·洪迈《容斋随笔·地险》:“唯宋卫之郊,~,无一险可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