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17:57
“敬终慎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对待事情的结束要恭敬,对待事情的开始要谨慎”。它强调了在处理事务时,既要重视事情的开始阶段,也不能忽视事情的结束阶段,体现了对事物的全面关注和细心态度。
该成语出自《易经·系辞下》,原文为“君子之道,敬终慎始”。在古代,重视开始和结束是对事物负责的表现,反映了古人对于事物发展的全局观和严谨态度。
“敬终慎始”可以用于多种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事物的开端和结局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体现了对生命、事业和人际关系的认真态度。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适用,特别是在职场和家庭管理中,强调了责任感和细致入微的精神。
“敬终慎始”给人的情感反应是严谨与负责,让人联想到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的重要性。这种态度不仅能帮助我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也能在个人生活中形成良好的*惯。
在我自己的学和工作中,我时常提醒自己保持“敬终慎始”的态度。例如,在准备考试时,我会提前制定学计划,认真复*每一个知识点,同时也在考试结束后及时总结,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在诗歌创作中:
敬终慎始行事严,
每步踏实映心田。
岁月如歌无悔意,
始终不忘立志前。
这首诗反映了“敬终慎始”的精神,表达了对生活的认真态度。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Start as you mean to go on”和“Finish strong”,它们都强调在开始和结束时保持一致的态度。这表明不同文化中对始终如一、重视全过程的价值观是相似的。
通过对“敬终慎始”的全面分析,我意识到这一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具有丰富性,也在生活实践中具备重要指导意义。它教会我在学*和工作中保持严谨的态度,重视每一个细节,追求卓越。
事君慎始而敬终。
《后汉书·班彪传》:“敬终慎始,以保其禄。”
《汉书·王莽传上》:“敬终慎始,以成其名。”
《史记·礼书》:“敬终慎始,所以长其福也。”
《礼记·表记》:“敬终慎始,无咎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敬终慎始,所以保其身也。”
~,研核微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