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2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17:38
成语“敬姜犹绩”字面意思是对姜的尊敬就像对“绩”一样。这里“姜”通常指的是姜子牙,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而“绩”可以理解为对杰出人物的尊重和赞美。整体含义可以理解为对有才能、有功绩的人物持有尊重和敬意。
“敬姜犹绩”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联系到姜子牙的历史背景。姜子牙是周朝的开国功臣,被尊为“太公”,其智慧和才能在历史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该成语可能是借用姜子牙的形象来表达对有才之人的敬仰。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有才能之人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这种观念体现在许多经典文献中,也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在职场中,对优秀人才的尊重和学依然是促进团队和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敬姜犹绩”让我联想到尊重与理解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应该对他人的努力和成就保持敬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优秀的老师,因其对学生的关心和无私奉献,我在课堂上常常表达对他的敬意,正如“敬姜犹绩”所倡导的那样,尊重值得尊重的人。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这个成语:
才子姜公立世间,
敬姜犹绩传千年。
智者云集声势壮,
共扬英名共此缘。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有“Respect for the wise”和“Honor the talented”。这些表达传达了相似的对知识与才能的尊重,体现了人类社会普遍的价值观。
通过对“敬姜犹绩”的学,我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它不仅能促进个人关系的和谐,也能激励我们自身的成长。这一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时刻保持对他人成就的敬仰与学*的态度。
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
春秋时期,鲁国文伯歜的母亲敬姜早年守寡,靠缉麻线为生。文伯歜做了鲁相后,她仍旧操劳纺织。文伯歜认为她的这种行为与他现今的地位不相符。敬姜回答道:“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
娄樗道:‘我爹叫我买两件农器儿,还买一盘弹花的弓弦。’孝移道:‘此~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