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17:21
成语“敦默寡言”由四个字组成:“敦”、“默”、“寡”、“言”。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性格敦厚、沉稳,言语少而简洁。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沉默寡言,但内心富有、思想深邃,常常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想法。
“敦默寡言”并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构成的字词在古代文献中可见,例如“敦厚”常用来形容人品正直、宽厚,而“寡言”则形容人少言寡语。整体来说,该成语可以看作是对一种性格特征的总结,强调内敛、深思的个性。
该成语适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沉默被视为一种美德,内敛的人往往被认为更具智慧和深度。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外向和表达能力也受到重视,但“敦默寡言”这一特质仍被看作一种深思熟虑的表现,尤其在职场上,能够静心观察和思考的人往往能够做出更好的决策。
“敦默寡言”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团队中默默付出、不善表达自己的人。他们的深思熟虑和内心世界令人敬佩,也让我反思自己在沟通中的方式,是否也应当学*他们的内敛与深邃。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位同学非常符合“敦默寡言”的特质。每次小组讨论时,他总是安静地倾听,偶尔给出一些深刻的观点,令我印象深刻。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沉默并不代表无知,反而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在一次写作中,我尝试将“敦默寡言”融入到一首诗中:
静谧夜空星点点,
敦默寡言心自安。
沉思细雨如丝落,
深藏智慧在心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aciturn”或“reserved”,这些词也传达出一种沉默和内敛的意思,但在文化背景上,可能不如中文中“敦默寡言”的表现力强。这反映出不同文化对沉默和表达的看法差异。
通过对“敦默寡言”的学,我更加理解了性格内向者的价值和深度。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欣赏那些沉默而深思的人。它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关注内心和深度,而不仅仅是外在的表达。
回回、博果密之子,库库之兄也,敦默寡言,嗜学能文。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论语·子路》:“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