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4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32:18
“兴犹不浅”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兴致还不算浅”,即表示对某事物或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或情感。它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对于某种事业、活动或事物的热情和投入程度较高。
“兴犹不浅”出自《论语·卫灵公》,原句是“兴犹不浅,故不敢懈”。在这里,孔子提到人们在某种事业上的热情和投入,强调了对工作的认真态度。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对事业热情的重视。
该成语适用于多种场合,如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日常对话中的情感表达、演讲中的激励语言等。例如,在描述一个热爱某项**的人时,可以说他对足球的热情“兴犹不浅”。在工作环境中,形容员工对项目的投入程度时,也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兴犹不浅”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热情和投入的重视。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教育和职场环境中,这种热情被视为成功的重要因素。人们鼓励彼此要有“兴犹不浅”的精神,以此来推动事业和个人发展。
“兴犹不浅”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生活中充满激情的人,他们的热情往往感染周围的人。这种热情不仅体现了个人的积极态度,也往往能带来更好的结果,激励他人共同前进。
在我个人的学和工作中,我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对教学的热情“兴犹不浅”,总是愿意花时间为学生解答疑问,激励我们追求知识。这种热情深深感染了我,让我在学中也努力保持这种积极的态度。
在一首小诗中:
春风拂面花自开,
兴犹不浅心常在。
追梦路上携手行,
携手共渡不言败。
这首诗体现了对梦想追求的热情,反映了人们在共同努力中的“兴犹不浅”的情感。
在英语中,可以用“deeply intereste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这种表达较为平常,而“兴犹不浅”则带有更浓厚的文化色彩和情感深度。在不同文化中,表达热情的方式各不相同,但内心的热忱始终是共通的。
通过对“兴犹不浅”的学*,我对热情和投入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不仅是对个人兴趣的认可,更是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的动力。这个成语在我日常交流中也更为常用,帮助我更加生动地表达对事物的热情和态度。
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
老子兴来犹不浅,故人病后肯相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