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1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30:29
“受益匪浅”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受到的好处非常多”,用来形容从某种经历、学*或**中获得了丰富的、深刻的收获。它强调了所获得的益处不仅仅是表面的,而是深远且有意义的。
“受益匪浅”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指君子在道义上有所理解,而小人则更关注于利益。成语中的“匪浅”表示“不是浅显的”,与“受益”相结合,强调了收获的深度和广度。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语境中,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学和成长被广泛重视,特别是在教育和职场中。“受益匪浅”体现了不断学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快速变化的环境,持续学和适应能力被视为成功的关键。
“受益匪浅”这个成语常常给人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成长、收获和学的喜悦。它激励人们追求知识,珍视每一次学的机会。
在我的学过程中,有一次参加了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讲座,讲师分享了许多实用的技巧和方法,令我受益匪浅。这让我意识到有效的时间管理能够极大提高我的学效率。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运用这个成语:
求知路上行千里,受益匪浅心自喜。
书香浸润我心田,智慧如泉涌不息。
在英语中,可以用“benefit greatly”来表达相似的意思,但在不同文化中,接受知识和从经历中获益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比如,日本文化中也重视从经验中学,常常使用“学び”来表达学的过程。
总体来说,“受益匪浅”不仅仅是一个成语,它传达了对学和成长的重视,反映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使表达更为生动,也能更好地传达个人的体验和感受。
这类‘讲座’还售门票,并兼售演讲本人的著作,使得这类活动让各方面都受益匪浅。
《宋史·文苑传·欧阳修》:“修读书,受益匪浅。”
《后汉书·班彪传》:“彪读书,受益匪浅。”
《汉书·艺文志》:“读其书,受益匪浅。”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闻之,曰:‘善哉!受益匪浅。’”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吾闻之,受益匪浅,必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