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1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52:23
成语“信受奉行”由四个字组成:信、受、奉、行。字面意思是“相信、接受、奉行、执行”。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对某种思想、信念或原则深信不疑,并且愿意加以接受和遵循。
“信受奉行”源于经典,最早见于《大乘起信论》。在中,信受是对佛法的信仰和接受,奉行则是将信仰转化为实践。成语体现了信仰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对信仰的坚定承诺和实践。
“信受奉行”常用于**、哲学、以及道德教育的讨论中。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描述人物对某种思想或信仰的坚定态度。在日常对话中,常常用于强调对某种理念或价值观的忠诚和坚定不移。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信仰和实践的结合常常被视为一种德行。尤其在儒家和思想中,信受奉行被认为是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现代社会中,尽管科技迅速发展,但对传统价值观的信仰和践行仍然是许多人生活的指引。
“信受奉行”带给人一种坚定、信任和奉献的情感。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信念,并且要将这种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样的联想能够激励人们在生活中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当我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常常会想起“信受奉行”这个成语。它让我明白,只有坚定信念,才能在逆境中坚持下去。我也尝试在团队合作中,鼓励大家共同信受奉行我们的目标和价值观,以增强积极性和凝聚力。
在一次写作中,我试着将“信受奉行”融入到一首诗中:
山高水长信自深,
心随道行不畏阴。
奉行真理心不悔,
受教明理共此生。
这首诗表达了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坚定信念和实践的重要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faithful practice”或“commitment to values”。这些表达强调了个人信仰和实践之间的关系,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对信仰的重视和实践的结合在许多文化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学“信受奉行”,我对信仰的坚定、接受和实践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将信念转化为行动。这一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思想和价值观的体现。
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信受诏命,奉行无怠。”
《后汉书·班超传》:“信受诏命,奉行不懈。”
《汉书·王莽传上》:“信受诏命,奉行无违。”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信受命而奉行之,不敢怠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信受其命,奉行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