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52:24
成语“信口开呵”字面意思是随口说出,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随便说话,不负责任地发表意见或言论。其基本含义为不经过深思熟虑,随意说出话语,常带有贬义。
“信口开呵”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信口”指的是随便、没有经过验证的口头表达,而“开呵”则是说话的意思。这一成语可能和古代文人对于言论的严谨态度有关,强调了语言的责任感与思考的必要性。具体的典故可追溯到《论语》中,孔子提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强调了言语的准确性和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信口开呵”常用于指责他人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例如,在讨论某个社会热点问题时,如果有人没有依据地发表看法,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其言论的不当。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用此成语可以揭示角色的性格缺陷或社会风气的浮躁。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汉文化中,语言被视为一种传播思想和文化的重要工具,随意的言论往往被视为缺乏修养和责任感。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许多人在网络上随意发表观点,导致谣言和误导信息的传播,使用“信口开呵”来形容这种现象依然适用。
“信口开呵”这个成语给人的感觉往往是负面的,表明一种轻率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它使人联想到那些不加思考就发表意见的人,可能会引发对社会风气的反思,也提醒人们在表达观点时应更加谨慎。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加过一个讨论会,有人信口开呵地谈论某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那时,我意识到在发言前,必须先进行深入的调研与思考,否则不仅会误导他人,还可能导致不必要的争议。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月下独行人,
信口开呵语。
星光未曾明,
何必虚言聚。
这段诗句通过“信口开呵”表达了对随意言论的反思,强调在不确定的时刻应更加小心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talking out of turn”,意指在不适当的时间或场合发表意见。这种表达也带有负面意味,强调在言语上缺乏适当的分寸感。
通过对“信口开呵”的学习,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语言表达的责任感。在语言学习和交流中,准确、负责任的表达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成语提醒我在日常交流中,要注重言辞,避免随意发言带来的误解与困扰。
你待要着死撞活,将功折过,你休那里信口开呵。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项羽在灵壁激战,刘邦败北,屯兵荥阳。项羽授英布为“当阳君”,率40万进驻九江。刘邦派“典谒官”随何去劝说英布投降。英布则说随何信口开河,然而他还是投降刘邦。刘邦故意气他,后设宴款待,封“九江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