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4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57:34
“丹青之信”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丹青”指的是绘画艺术,尤其是用红色和青色颜料所绘制的画作,而“信”则是信用、信任的意思。整体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艺术才能和诚实的品质,尤其是在绘画、书法等艺术领域,强调艺术家的作品真实可信,能传达出真挚的情感和思想。
“丹青之信”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其中提到,汉光武帝刘秀曾经赞赏画家王允的作品,称其作品传达了真实的感情和信念。这一典故反映了古代对艺术真实性和艺术家品德的重视。
该成语可以在多个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绘画和书法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艺术家的品德和作品的真实性受到高度评价。现代社会中,尽管艺术市场发展迅速,但“丹青之信”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的诚信与真实。
“丹青之信”让我联想到艺术的纯粹与美好。在欣赏一幅画作时,往往希望能感受到画家的情感和思想,这种真实的传达使得艺术作品更具感染力。
在一次艺术展上,我看到一位年轻画家的作品,色彩鲜艳且富有情感,令我想起了“丹青之信”。我与他交谈时,了解到他对每一幅画的用心与执着,这让我更加欣赏他的才华。
在一个诗句中: “丹青之信映晨辉,色彩缤纷诉心扉。” 这句诗试图表达艺术作品如晨曦般美丽,充满真实情感的景象。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的表达,如“the brush speaks the truth”,强调艺术作品反映艺术家的真实情感与思想。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对艺术真实性的追求在各国均有体现。
“丹青之信”不仅仅是一个成语,它承载着对艺术的尊重和对诚信的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这个成语提醒我重视作品的真实性和创作背后的情感。这种理解让我在欣赏艺术时更为深刻,也使我在表达时更加注重内心的真实感受。
明告以生活丹青之信。
《宋史·文苑传·苏轼》:“丹青之信,不可变也。”
《晋书·王羲之传》:“丹青之信,不可移也。”
《后汉书·班超传》:“丹青之信,不可渝也。”
《文选·陆机·文赋》:“丹青之信,犹可追也。”
《汉书·司马相如传》:“丹青之信,不可欺也。”
臣愿得奉威命,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