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1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09:45:36
成语“一世之利”字面意思是“在一生中获得的利益”。基本含义指的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做出的决策或行为,通常带有短视、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后果的贬义。
“一世之利”源于古代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在儒家和道家的影响下,强调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平衡。成语的具体出处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其思想可在古代经典中找到,如《论语》和《道德经》中关于长远利益的论述。
“一世之利”常用于经济学、商界、政治等领域的讨论中,尤其是在谈论决策时,强调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文学作品中,可能用来批评那些只追求眼前利益的人或行为。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警示他人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
在**文化中,重视长远利益与可持续发展是传统美德。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容易出现短视行为,因此“一世之利”这一成语在当今社会仍具有警示意义。它提醒人们在追求利益时,需兼顾长远发展。
“一世之利”让我联想到那些因追求短期利益而最终失败的故事,激发我对长远规划的思考。这种短视行为往往导致后果严重,使我更加珍视那些能够坚持长远目标的人。
在我个人的学*和工作中,我常常提醒自己要考虑到长期的影响。在做项目决策时,我会思考这种选择是否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未来可能产生的后果。
在一片繁茂的森林中,有一棵树,因贪恋阳光而伸展得过于向外,结果根基不稳,风一吹便倒下。树的故事告诉我们,追求“一世之利”虽能短暂辉煌,却可能失去根本的生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short-sighted gains”,强调短期利益的追求。在西方文化中,也存在对短视行为的批评,尤其是在商业伦理和可持续发展方面。
通过对“一世之利”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长远的视角是极为重要的。它提醒我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眼前的利益,而要考虑到未来的可能性和整体发展。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供了一个深刻的反思角度,帮助我更全面地看待问题。
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
《吕氏春秋·贵因》:“一世之利,非天下之利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一世之利,非国之利也。”
《资治通鉴·汉纪》:“夫一世之利,非长治久安之道。”
《汉书·食货志》:“夫一世之利,非万世之利也。”
《史记·平准书》:“是以天下之民,皆知一世之利,而不知万世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