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1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09:47:28
成语“一之为甚”的字面意思是“一件事情中最为严重的那一件”。基本含义是指在多个问题或中,某一个问题或的严重性或影响力超过其他。它通常用于强调某个特定情况的严重性。
“一之为甚”源自古代文献,最早见于《论语》中,孔子讨论道德和行为时提到的“为甚”。该成语的形成与古代对道德评价和事物轻重缓急的思考有关,强调在多重选择或情况中,某一项的突出性。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和日常对话中。例如,在讨论社会问题、历史**或个人经历时,可以用来突显某个方面的问题最为严重。在学术论文中,也可用于分析多个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强调选择的轻重缓急与道德判断有着深厚的根基。尤其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人们常常需要明确哪些是最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因此,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适用性,尤其是在政策讨论和社会治理中。
“一之为甚”带给人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当面临多重问题时,明确指出最为严重的那一件,可以引发深思,促使人们更关注重要的事情。这种强调有助于理清思路,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常常需要面对多个项目或任务。在制定优先级时,我会考虑“一之为甚”的问题,确定哪些任务的完成对整体目标影响最大。例如,在团队项目中,我们会讨论哪些问题是首要解决的,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一首诗中,可能会这样表达:
在风雨中,万物皆失, 唯有心念,最为甚重。 忧愁如潮,涌来难止, 愿我一念,拨云见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he most serious issue”或“the most pressing concern”。虽然表面意思相似,但在文化语境和使用频率上可能有所不同。不同文化中对问题的重视程度和表述方式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通过对“一之为甚”的分析,我更加认识到在复杂问题中明确重点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使我在讨论和交流时更加准确、有力。理解其背景和使用场景,使我在生活中能够更有效地应用这一表达。
一之为甚其能再,二者何由可得兼。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三》:“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后汉书·袁绍传》:“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汉书·王莽传下》:“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5回:“我笑道:‘~,其可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