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3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32:15
“兴致勃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兴致”指兴奋、兴趣,“勃发”则指突然显现、爆发。整体上,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某种兴趣或热情突然高涨,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情绪。
“兴致勃发”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它的构成词汇在古诗文中常有出现,表达人们在特定情境中情绪的强烈变化。成语的形成通常反映了人们对情感和状态的观察与总结。
“兴致勃发”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兴致勃发”在**文化中常用来形容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反映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保持“兴致勃发”的状态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丰富个人的生活体验。
“兴致勃发”让我联想到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它不仅是对某个**的反应,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鼓励人们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热情。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次参加音乐节,看到自己喜欢的乐队演出时,兴致勃发,迫不及待地想要跳起来欢呼。这种情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激情。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洒在窗前,诗人笔下的灵感如泉涌,兴致勃发,仿佛每一个字都在跳跃,诉说着内心的渴望与梦想。
在英语中,“excited”或“enthusiastic”可以用来表达类似的情感,但这些词语的使用场景和文化背景可能与“兴致勃发”存在差异。例如,在西方文化中,表达兴奋的方式可能更直接,而在东方文化中,可能更倾向于内敛。
通过对“兴致勃发”的学,我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描述情绪的成语,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提醒我在生活中保持热情,追求自己的兴趣,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梨园子弟同宫女们,歌的歌,舞的舞。饮至半酣,兴致勃发。
《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杜少卿听了,兴致勃发,便要去看看。”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闻言,兴致勃发,便要去探个究竟。”
《西游记》第二十回:“孙悟空见师父如此,兴致勃发,便要去寻那妖怪。”
《水浒传》第十八回:“宋江见说,兴致勃发,便要去打那庄。”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兴致勃发,便要去看。”
此时他的目光就分外着意,好似一个真正的马师,看到一群良种的骏马。由于~,眼睛烁烁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