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1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32:32
成语“兴趣盎然”由“兴趣”和“盎然”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形容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心中充满了愉悦和热情。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对某项活动、事物或学习过程充满好奇心和积极的情绪。
“兴趣盎然”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它的构成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盎然”本义为盛满、充满,常用于形容事物生动、饱满的状态。成语中“兴趣”指人们的好奇心和热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对某种事物有着强烈兴趣的表达。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和反义成语的细微差别在于,虽然它们都涉及兴趣的程度,但“兴趣浓厚”更侧重于兴趣的强度,而“热情洋溢”则更强调情感的外在表现。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兴趣和热情对于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成语“兴趣盎然”反映了对探索新事物、学习知识的积极态度。这种态度在个人发展、职业选择和社交活动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兴趣盎然”让我联想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传达了对事物的热爱和探索欲,激励我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曾经对某一门学科感到兴趣盎然,通过深入学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晨光洒下,书页翻动,
兴趣盎然,梦想浮动。
知识的海洋,任我遨游,
每一颗星辰,都是新知的启航。
在英语中,可以用“keen interest”来表达类似的含义,但文化背景下对“兴趣”的理解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文化中,探究的兴趣被高度重视,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可能更强调行动的结果而非过程中的兴趣。
通过对“兴趣盎然”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兴趣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学习的动力,也是个人成长的源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能够准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让沟通更加生动和有趣。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八回:“我听了,兴趣盎然,便要去看热闹。”
《老残游记》第二回:“老残兴趣盎然,便要去看景。”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杜慎卿兴趣盎然,便要去看花。”
《聊斋志异·促织》:“成益惊喜,兴趣盎然,捉之归。”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兴趣盎然,便要去看。”
至于创作,就无抄矣,但虽不能抄,却要以套,一套就是一本,比小孩子玩尿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