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55:18
成语“搜索枯肠”字面意思是“搜寻内心的枯燥肠子”,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为了寻找创意或答案而不断地在脑海中翻找、思索。基本含义是指在写作或创作过程中,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地思考,以求得灵感或解决问题。
“搜索枯肠”出自清代文学家俞曲园的《春秋左传》。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描绘人物的思索过程,体现出急于寻找答案时的焦虑与无奈。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创作过程的深刻理解和细腻描写,强调了创作时的艰辛。
“搜索枯肠”常用于文学创作、学术研究、演讲准备等场合。它可以用来形容作家在写作时面临的困难,也可以用来表示在解决某个难题时的思考过程。在日常对话中,朋友之间分享创作灵感或讨论某个项目时,也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创作常常被视为一种高尚的追求,作家和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困难和挑战被广泛认可和理解。“搜索枯肠”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尤其在压力和焦虑普遍存在的背景下,强调了创作与思考的艰辛。
这个成语使我联想到创作过程中的孤独与挣扎,以及追求灵感时的焦虑体验。它提醒我在面对困难时要坚持,尽管过程艰辛,但最终的成果往往是值得的。
在我准备一篇重要的演讲时,我曾感到灵感匮乏,真是“搜索枯肠”。通过不断查阅资料和思考,最终我找到了一个切入点,顺利完成了准备。这让我意识到,尽管过程艰难,但坚持思考和努力是必要的。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我坐在窗前,窗外雪花飞舞。思绪如潮水般涌来,我开始写道: “在这寂静的夜里,搜索枯肠,思绪如雪花纷飞,唯愿字里行间,能诉尽心中情愫。”
在英语中,可以用“racking one's brain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在思考时的痛苦与努力。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于创作过程中经历的艰辛和努力的共鸣是相似的。
通过对“搜索枯肠”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创作和思考的复杂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挑战时更加坚定,知道努力和坚持是成功的关键。在语言学中,这样的成语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感与想法。
三椀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八回:“我搜索枯肠,也找不出一句话来安慰他。”
《老残游记》第十三回:“老残搜索枯肠,竟想不出一句恰当的话来。”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杜慎卿搜索枯肠,也找不出一句好话来。”
《聊斋志异·卷一·考城隍》:“余搜索枯肠,终不能得一佳句。”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便搜索枯肠,想出一句好话来。”
今日宝云姐姐务要想个好顽的,若再教我~,那真坑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