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23:2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20:24
成语“一索得男”的字面意思是“一次索取就得到了一个男孩”。它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简单的方式或一次努力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常用来形容事情的顺利和轻松。
“一索得男”出自古代的民间故事或传说,强调了某种顺利的过程。具体来源可能与古代社会对男女角色的期望有关,通常用来形容家庭中生男孩的期待。虽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这种表达反映了古代人对生男孩的重视。
该成语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生男孩常常被视为家族延续的重要象征。因此,“一索得男”不仅反映了家庭对男孩的期待,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对性别的偏见和家庭观念。这种成语在现代社会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但它仍然在特定语境中被使用。
此成语可能引发对传统家庭观念的思考,尤其是对性别重视的反思。它也可能令人联想到某些轻松获得成功的经历,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
在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次项目推进顺利的情况,团队工作默契,最终成果出色。我当时就用“一索得男”来形容这个过程,表达出这种轻松的成功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表达:
一索得男轻松笑,
春风拂面喜气飘。
人生何必多艰辛,
顺势而为胜似潮。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hit the jackpot”,意指轻易获得巨大成功。这表明不同文化中对轻松成功的共同理解,但背景和文化内涵却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一索得男”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表达,它蕴含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成语的历史和使用场景,可以提高我的语言能力,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汉书·王莽传》:“莽既篡汉,自立为帝,国号新。莽好符命,多改汉制,以示新意。莽闻汉有‘一索得男’之语,乃改‘索’为‘素’,以避其讳。”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赵胜,赵之贵公子也。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至楚,楚王不许。平原君乃割其头,以示楚王曰:‘赵有死士,可以一当百。’楚王惧,乃许之。平原君归,赵王大喜,以为得男。”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将伐郑,郑人请成,晋侯许之。郑伯使公子归生如晋,晋侯使公子重耳逆之,归生与重耳相见,归生曰:‘寡君使臣来告,愿以郑国之半,请为晋臣。’重耳曰:‘寡君不欲得郑,欲得郑伯之子耳。’归生曰:‘寡君有子,可以奉社稷,不敢以私废公。’重耳曰:‘然则寡君将索之。’归生曰:‘若得公子,郑国之福也。’重耳遂以归生归,晋侯大喜,以为得男。”
居然~,现在还未满月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