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5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20:40
成语“一线生机”字面意思是“一条生存的线索”,引申义为在绝境中找到一丝希望或生存的可能性。它通常用来形容在困境中仍然存在的微小机会。
“一线生机”的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类似表达。它体现了古人对生存与希望的思考,反映出在困难情况下仍然要寻找一线希望的哲学观念。在一些古代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籍中,常常提到在逆境中应保持乐观的态度,这种思想和“一线生机”的涵义是相通的。
“一线生机”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生存与希望是重要的主题。古代文人常通过诗歌表达对困境的思考与希望的追求,“一线生机”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在现代社会,面对竞争与压力,人们对这一成语的理解更加深刻,尤其在逆境中寻找希望显得尤为重要。
“一线生机”给人一种希望与坚韧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在绝境中不放弃的精神,激励人们在生活的挑战中持续努力。这种情感反应也影响了我的思维,促使我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态度。
在我个人生活中,有一次面临重大的学业压力,几乎感到绝望。但我告诉自己,只要有一线生机,就要努力去争取。最终,我通过努力复*和寻求帮助,成功地通过了考试,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一线生机”的意义。
在一首小诗中,我可以这样表达:
在黑夜的尽头,星光微弱,
一线生机似晨曦初露。
纵使风雨来袭,心中不惧,
希望的火焰,永燃不熄。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 glimmer of hope”,它传达了在绝望中微弱的希望。不同文化中对逆境与希望的看法虽有差异,但普遍都强调不放弃的精神。
通过对“一线生机”的学,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希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一成语提醒我在困难时刻寻找机会,不轻言放弃。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增强了我的表达能力。
若借温太真之事,为小人开一线生路,借范尧夫之言,为君子忧后来之祸,则失之矣。
《明史·李自成传》:“自成曰:‘今虽危,然一线之生,未可弃也。’”
《宋史·岳飞传》:“岳飞曰:‘今虽败,然一线之机,未可失也。’”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李德裕曰:‘今虽困极,然一线之望,未可绝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之,一线之生,可以决死。’”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使荀息请救于秦,秦伯曰:‘晋国之难,吾未之闻也。虽然,吾将遣一介之使,以观其变。’荀息曰:‘臣闻之,一线之明,可以照幽。’”
眼前分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