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1:4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23:40
“不能自已”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无法自我控制,通常用于形容情感、欲望、冲动等的强烈到无法抑制的程度。基本含义是指一种失控的状态,常常与内心的激烈情感或外在的压力有关。
“不能自已”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之德,风,必自已。’” 这里的“自已”指的是自我克制、控制自己的情感与行为。成语的发展与儒家思想中的自我修养与克制密切相关,强调君子应当有能力自我调控。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以及演讲中,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下情感失控的状态。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可能用来描绘人物因爱情、愤怒或悲伤而无法自我控制的情景。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自己或他人对某种情绪的无法抑制。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不能自已”在**文化中常常与情感的表达和内心的挣扎相联系。在传统社会中,强调自我克制和内心平和,而“不能自已”则反映了人性中情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在现代社会,尤其在压力巨大的环境中,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情绪冲突时的无奈与挣扎。
“不能自已”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重大**中情感失控的瞬间,比如失去亲人时的悲痛、事业成功时的激动等。它表达了一种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让人感受到脆弱与力量的交织。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压力,工作和生活的挑战让我感到疲惫不堪。在某次朋友聚会上,我也一度因为情绪激动而不能自已,甚至落泪。这个成语让我意识到,情感是复杂而真实的,及时表达和处理情感是重要的。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使用“不能自已”:
夜幕低垂心事重,
月光照我泪阑干。
爱恨交织难自控,
不能自已只叹然。
这首小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体现了“不能自已”的内涵。
在英语中,类似于“不能自已”的表达可以是“unable to contain oneself”或“losing control”。这些表达同样反映了情感失控的状态,显示出人类情感的普遍性。
通过对“不能自已”的学,我深刻体会到情感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在面对情感时的脆弱。在语言学与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感状态。这个成语在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们在情感波动时也要学会自我调节与反思。
《资治通鉴·唐纪·武德九年》:“世民闻之,不能自已,遂起兵反。”
《后汉书·袁绍传》:“绍闻之,不能自已,遂与曹操战。”
《汉书·王莽传上》:“莽闻之,不能自已,遂起兵反。”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闻之,不能自已,乃引兵而东。”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闻之,不能自已,遂伐曹。”
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