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1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24:15
成语“不腆之酒”字面意思是“不丰盈的酒”,引申为酒量不大、酒品不好或品质不高的酒。基本含义指的是一种不具备丰厚价值的饮品,通常用来形容酒的质量差。
“不腆之酒”出自《左传》,《左传》中有提到“腆”字,腆在这里表示丰盈、丰厚的意思。酒作为一种社交和礼仪的饮品,常常与人的交往和情感表达密切相关。而“不腆之酒”的出现,反映了对酒品质量的追求和对社交场合的重视。
在文学作品中,“不腆之酒”可以用来描写宴会、聚会等场合中酒的质量,例如:
在**文化中,酒往往被视为社交的润滑剂,品质好的酒可以提升宴会的气氛,体现主人的诚意和修养。因此,不腆之酒不仅是对酒的评价,也反映了对社交场合的期望和礼仪的重视。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不腆之酒成为了对低质饮品的讽刺。
提到不腆之酒,常常会让我联想到一些失望的聚会经历。人们聚在一起,却因为酒的质量而无法尽兴,这种情感上的失落感会影响到整个社交活动的氛围。
在我的一次朋友聚会上,我们准备了一些酒,但由于没有选择好,结果是大家对酒的评价都不高,聚会的气氛也因此受到影响。之后我意识到,选择高质量的酒对于社交活动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不腆之酒”:
月下独酌对影成双,
不腆之酒难解愁肠。
杯中清影随风荡,
何时共饮美酒香?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heap wine”或“poor quality wine”,在社交场合同样反映对饮品质量的重视。不同文化中对酒的重视程度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都能体现出对社交氛围的影响。
通过对“不腆之酒”的分析,我更加理解了酒在社交场合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准确使用成语不仅能丰富语言的表现力,还能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文化背景。
寡君有不腆之酒。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公曰:‘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从事沮授进曰:‘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威德以临四海,其谁不从?’”
《汉书·王莽传下》:“莽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乃作大诰,遣大夫桓谭等班行谕告天下,以当反位孺子之意。诸将东至陈留菑,与汉兵战,莽军大败,走入渐台。犹抱其符命书及所作威斗,言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汉兵遂入,斩莽首,传诣宛市。”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腆之酒,以徼一夕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