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3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58:27
成语“为山止篑”字面意思是“为了筑山而停止用篑(篑是一种古代的铲子)”,引申为做事中途停顿或放弃,形容事情没有完成或中断。它强调了对目标的追求和坚持的重要性。
“为山止篑”出自《庄子·外物》,文中讲述了一位筑山者在面对困难时选择放弃的故事,反映了对于目标放弃的无奈和惋惜。这一成语常用于形容事情未能顺利进行或完成。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日常对话等场合。在文学中,它可以用来描绘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放弃;在演讲中,可能用来警示听众坚持目标的重要性;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于朋友之间讨论人生选择时的劝诫。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努力和坚持的价值观深植人心。“为山止篑”反映了人们对目标追求的重视,尤其是在面对困难时,放弃往往会被视为一种失败。在现代社会,尽管环境变化迅速,但坚持理想和目标依然被广泛认同。
该成语给人一种惋惜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未能完成的梦想和计划,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毅力。它也引发对个人努力与坚持的深思,激励人们在追求目标时不要轻言放弃。
在我个人的学*和工作中,曾遇到过项目中途因困难而想要放弃的时刻。提醒自己“为山止篑”后,我选择了继续努力,最终克服了难关,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融入“为山止篑”:
高山仰止志未酬,
为山止篑泪两行。
执念不忘心中愿,
一路风雨向前翔。
这首诗通过“为山止篑”传达了追梦路上的坚持与不屈。
在英语中,与“为山止篑”相似的表达有“give up halfway”或“abandon a project”,虽然意思相近,但文化背景和语境的差异会使其在使用时有所不同。
“为山止篑”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人生的启示。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不应轻言放弃,要学会坚持。这个成语在语言学*中也具有重要性,帮助我们理解坚持与放弃的哲学思考,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方式。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战国策·齐策四》:“为山者,功亏一篑;为学者,功成一篑。”
《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北齐书·神武帝纪》:“~,相为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