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5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02:38
“举止失措”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显得慌乱、无所适从。基本含义是形容人在紧张或困惑的情况下,表现得不知所措,缺乏应对能力。
“举止失措”出自《后汉书·张衡传》,原文中提到“失措”意指失去应有的处置方式或方式。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举止和行为的重视,强调在特定情境下保持冷静和得体的重要性。
“举止失措”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举止和行为是个人修养的重要体现。因此,“举止失措”不仅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状态,也反映了社会对行为规范的期望。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压力和突发,保持冷静和从容变得尤为重要,这一成语的适用性依然存在。
“举止失措”常带有负面情感,令人联想到无助和尴尬的场景。这个成语让我想到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公开场合,保持冷静和自信的重要性。同时,它也提醒我,在他人遇到紧张情况时,给予理解和支持。
在一次重要的面试中,我因为紧张而举止失措,回答问题时口齿不清,结果影响了我的表现。这让我意识到,提前准备和练*可以帮助我在关键时刻避免失措。
在一首关于成长的诗中,可以这样使用“举止失措”:
在灯光下,我站立,
心中千般难解,
一声呼唤,手足无措,
但我知道,未来在前方。
在英语中,可以用“at a loss”或“flustered”来表达类似的情境。尽管这些词汇都能描述无所适从的状态,但“举止失措”更加强调行为的外在表现,而英文表达则可能更侧重于内心的迷茫感。
通过对“举止失措”的全面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反应。
材上加契者,谓之足材,其规矩制度,皆以章契为祖。今人以举止失措者,谓之失章失契,盖谓此也。
周瑜~,急拨马便走,云长赶来,周瑜纵马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