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31:11
“新亭对泣”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在新亭子里对着哭泣”。它通常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离别和相互怀念,表达深厚的友情与离愁别绪。该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因离别而感到悲伤,尤其是在美好的环境或回忆中更加显得情感浓烈。
“新亭对泣”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中描述了诗人与一位琵琶女在新亭对面相对而坐,感受到音乐的凄美和对往事的怀念,最终引发了对彼此的同情与泪水。该典故强调了音乐、环境与情感的深刻联系,展现了离别时的伤感。
“新亭对泣”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友情与离别是常见的主题,许多诗歌、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对这种情感的描绘。“新亭对泣”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也是对人际关系深刻理解的体现。在现代社会,尽管交流方式变得多样化,但朋友之间的离别情感依然存在,因此该成语在现代仍具有适用性。
“新亭对泣”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刻的怀旧与伤感。每当提到这个成语,我便联想到朋友之间的分离,以及那些难以忘怀的回忆。这种情感常常促使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
在我大学毕业时,和好友们一起聚会,大家都感受到新亭对泣的情绪,分享各自的未来规划和对往昔的怀念。那一刻,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泪光,深知友谊的可贵。
在一个秋天的夜晚,月光洒在新亭上,几位旧友聚在一起,酒杯碰撞间,仿佛又回到了昔日时光。对座而泣的他们,心中满是对往日的怀念,正如那句:“新亭对泣,月下思君。”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于“新亭对泣”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语中常用“bittersweet farewell”来形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共鸣,体现了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
通过对“新亭对泣”的全面学,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离别的描述,更是对友情与情感深刻理解的体现。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有助于丰富表达能力,传达更为细腻的情感。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
《太平御览·人事部·叹》:“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南史·周顗传》:“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资治通鉴·晋纪》:“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晋书·王导传》:“过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饮宴。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皆相视流涕。唯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公元316年,刘曜率军灭了西晋。司马睿在王导的拥护下在建康建立了东晋王朝。一些贵族及大臣每当天气晴朗时到建康城外的新亭饮酒,武城侯周凯发感慨引发大家都哭了起来,丞相王导说要收复神州,不能像楚囚那样相对哭泣
~惭名士,稍喜娇雏脸晕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