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0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46:47
“亭台楼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指的是各种形式的建筑物,尤其是那些供人游玩、观赏的高台、亭子和楼阁。它象征着优雅、精致的建筑艺术,同时也引申为风景秀丽的地方。
“亭台楼阁”的具体成语出处并不明确,但其构成的词汇在古典文学中频繁出现,尤其是在描写园林景观和古建筑时。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使得“亭台楼阁”成为了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唐诗、宋词中对园林的描写。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风景名胜、园林景观、建筑艺术等场合。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现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在日常对话中,也可用来形容环境的优美,如:“这座公园里的亭台楼阁真是如诗如画。”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亭台楼阁”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古代文人常在此吟诗作对,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常用于旅游推广和文化宣传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亭台楼阁”给人一种宁静、优雅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这种美好的联想激发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常常使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得到片刻的宁静。
在一次旅行中,我在一座古典园林中看到了精致的亭台楼阁,感受到它们与周围自然的和谐。那一刻,我用“亭台楼阁”来形容这美景,表达了我对这份宁静和优雅的欣赏。
在一个秋日的黄昏,夕阳洒下金色的光辉,亭台楼阁在朦胧的雾气中若隐若现,仿佛是时间的凝固,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在西方文化中,与“亭台楼阁”相似的概念可能是“gazebo”或“pavilion”,这些结构同样用于景观美化和休闲。然而,西方的这些建筑往往更注重功能性,而**的亭台楼阁则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以及文化的内涵。
通过对“亭台楼阁”的学,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中华文化中一种深厚的美学体现。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美丽的景色,增强了我的文化认同感。在今后的交流中,我将更灵活地运用这一成语,丰富我的表达。
虽然算不得大园庭,但亭台楼阁,树木山石,却也点缀结构得幽雅不俗。
《金瓶梅》第十五回:“只见那亭台楼阁,皆用黑石砌成,四面围以蓝栏,中间一座大殿,殿前有石桥,桥下有流水。”
《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只见那亭台楼阁,皆用黄石砌成,四面围以绿栏,中间一座大殿,殿前有石桥,桥下有流水。”
《水浒传》第七十回:“只见那亭台楼阁,皆用青石砌成,四面围以红栏,中间一座大殿,殿前有石桥,桥下有流水。”
《西游记》第十九回:“只见那亭台楼阁,皆用金玉妆成,四面围以翠竹,中间一座大殿,殿前有石桥,桥下有流水。”
《红楼梦》第五回:“只见那亭台楼阁,皆用白石砌成,四面围以朱栏,中间一座大殿,殿前有石桥,桥下有流水。”
我喜欢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