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4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02:08
成语“举无遗算”字面意思是“所有的计算都没有遗漏”。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进行某项事务时,考虑得非常周全,没有遗漏任何细节,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计划或思考时的周密和细致。
“举无遗算”源于古代的数学和算术活动,强调在处理数字时的严谨态度。具体的历史背景并不十分明确,但与古代重视计算和精确的社会文化有很大关系。在古代,很多文人和士大夫注重对事物的周详考虑,因此,这个成语可以看作是对一种谨慎和细致态度的肯定。
“举无遗算”可以在多个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周全的计划和细致的考虑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处理重大事务时。这种文化背景使得“举无遗算”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社会期待。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商业和科技领域,周密的计划和无遗漏的执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举无遗算”给人一种严谨和负责的感觉,联想到那些在工作中认真细致的人。他们的态度常常影响着团队的效率和成果。这种成语的使用,可以激励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注重细节和周全的考虑。
在我自己的学*和工作中,常常会用“举无遗算”来激励自己在准备报告或项目计划时,不要遗漏任何细节。例如,在准备一个学术报告时,我会列出详细的提纲,确保每一个部分都经过深思熟虑。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举无遗算”:
月下独思千重事,
笔下江湖举无遗算。
每一字句皆深意,
细流涓涓入心间。
这表达了在创作时对每一个细节的深思熟虑。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如“leave no stone unturned”,意指不留任何机会或细节未被考虑。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都强调了对事物的周全考虑和细致入微的态度。
通过对“举无遗算”的学,我更加认识到细节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实际生活中更加注重周全考虑的重要性,体现了语言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紧密联系。
万举而无遗策矣。
《宋史·岳飞传》:“飞为人沈毅有谋,举无遗算,时人称之。”
《晋书·王导传》:“导为人沈敏有度,举无遗算,时人称之。”
《后汉书·班彪传》:“彪为人沈深好学,举无遗算,时人称之。”
《史记·高祖本纪》:“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欲入关。关中父老皆曰:‘汉王举无遗算,天下归心。’”
《左传·宣公十五年》:“举无遗算,用无不臧。”
智者了于胸心,然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