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3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22:50
“一览无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看一遍就没有遗漏”。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事物一目了然,没有任何遗漏或隐瞒,常用来形容信息清晰、明了。
“一览无遗”源自古汉语,最早见于《红楼梦》。在书中,描述宝玉在大观园中游览时,对园中景物一一观赏,能够一眼看尽,形象地表达了事物的清晰和完备性。成语的形成与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密切相关。
“一览无遗”在多种语境中都能使用,常见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清晰和透明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一览无遗”体现了对真相的追求和对信息的尊重。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商业、管理、教育等领域,强调信息的公开与透明性。
使用“一览无遗”时,常常能够引发一种清晰、明亮的情感反应,给人以信任感和安全感。它强调了对事物的把握和理解,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联想。
在工作中,我曾经需要向团队展示一个复杂的项目进展,通过将信息整理得一览无遗,大家在会议上很快就掌握了项目的全貌,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清晰表达的重要性。
在某个诗歌创作中,我尝试将“一览无遗”融入:
山川秀丽一览无遗,
春风拂面逐梦飞。
花开四季皆醉人,
明月清辉映心扉。
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
在英语中,可以用“clear at a glance”或“transparent”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在语境中强调了信息的清晰和易懂,但可能缺乏“一览无遗”所蕴含的文化深度和审美情感。
通过对“一览无遗”的学,我认识到语言的力量在于其所承载的文化和情感。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如何清晰地表达观点并与他人沟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追求信息的透明和完整,能够有效减少误解和提升效率。
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文选·陆机〈文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一览无遗。”
《后汉书·班彪传》:“彪为人沈深有谋略,一览无遗。”
《汉书·艺文志》:“刘向校书,一览无遗。”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既归,言于赵王曰:‘臣观秦兵,一览无遗。’”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登有莘之墟以观师,曰:‘师其如林乎!’对曰:‘师其如林,一览无遗。’”
又况此地平漫高亢,贼若据此俯视本关城内虚实强弱,~,为兵家所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