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4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31:31
成语“持筹握算”字面意思是“手中握着筹码,心中有数”,表示对事情有明确的掌控和清晰的计算。基本含义是形容在处理事务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掌控全局,通常用于形容人的智慧和计算能力。
“持筹握算”出自古代**的赌博文化,筹码通常用于比喻某种资源或资本,而“算”则意味着对这些资源的计算和安排。虽然没有具体的文学出处,但该成语反映了古人对策略和计谋的重视,尤其在与他人竞争或交流时,能够掌控局势的重要性。
“持筹握算”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智慧和策略被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商战和政治斗争中。“持筹握算”体现了对聪明才智的赞美。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同样适用,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能够掌控信息和资源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持筹握算”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自信的。当一个人能够做到持筹握算时,往往意味着他在面对复杂局面时能保持冷静和理智,这样的品质令人钦佩。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常常需要面对不同的选择和决策。每当我能够清楚评估利弊,保持持筹握算的态度时,往往能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例如,在一次小组项目中,明确分工和任务优先级让我在期限内顺利完成了任务。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将“持筹握算”融入其中:
在风云变幻间,持筹握算自如行,
心中明灯照四方,智者总能见真情。
在英语中,可以用“to have a clear strategy”或“to have everything under control”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了对局势的掌控和理智的决策,反映了不同文化中对智慧和策略的重视。
通过对“持筹握算”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在生活中保持清晰思维和有效决策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复杂情况时更有信心去应对。在未来的学和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策略思维能力。
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宋史·食货志》:“李沆为户部侍郎,持筹握算,岁增国赋,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晋书·食货志》:“刘毅为司隶校尉,持筹握算,务在清简,百姓称便。”
《后汉书·崔寔传》:“寔少沈静,好典籍,明于持筹握算,能自致于富贵。”
《汉书·食货志》:“弘羊以贾人子,知计然之术,善持筹握算,为武帝理财,国用饶给。”
《史记·平准书》:“桑弘羊,雒阳贾人子,以心计,年十三侍中。故善商而巧于持筹握算。”
妇~,日致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