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45:22
成语“坐筹帷幄”字面意思是坐在帐篷里进行谋划。它主要指在指挥或决策方面的能力,强调的是从容不迫地进行战略思考和规划,通常用于形容高层指挥者或有远见卓识的人。
“坐筹帷幄”源自古代军事和政治活动。历史上,统帅或领导者常常在帐幕(帷幄)内进行指挥和谋划,筹码则是用来象征战局的变化和决策的依据。《史记》中有提到,良将坐在帷幄之外,指挥军队,显示出其高明的指挥能力。
该成语常用于军事、政治、商业等领域。在文学作品中,它可以用来描绘智者的谋略;在日常对话中,可以形容某人在复杂情况下的冷静决策;在演讲中,则可以体现领导者的远见和决策能力。
同义成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反义成语:无所适从、手足无措
在**传统文化中,谋略和智慧被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军事和政治领域。“坐筹帷幄”不仅体现了个人能力,还代表了整个团队的协作精神。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商业决策、团队管理等方面,强调领导者的战略思维能力。
“坐筹帷幄”带给我一种沉稳和从容的感觉,联想到那些在关键时刻依然能够保持冷静、作出明智决策的人物。它让我意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规划能力是多么重要。
在大学时,我参与了一个项目的策划。在面对时间紧迫和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我尝试“坐筹帷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团队进行分工,最终顺利完成了项目。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该成语所传达的智慧。
在这片辽阔的战场上,诸葛亮坐筹帷幄,星光闪烁,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他的每一个决策,都是对未来的深思熟虑,犹如棋盘上每一步的谨慎布局。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strategize”或“to make plans”,虽然没有直接的成语对应,但同样强调了在复杂情况下进行有效策划的重要性。这表明不同文化中对策略和规划的重视是一致的。
通过对“坐筹帷幄”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中,无论是工作还是个人决策,保持冷静、理智的思考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挑战时更加自信和从容。
如用刘琸,须令亲履行阵,指纵四人,不可止坐筹帷幄。
《宋史·岳飞传》:“飞坐筹帷幄,屡破金兵。”
《晋书·王导传》:“导与司马睿坐筹帷幄,共定江东。”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彧与曹操共坐筹帷幄,谋定天下。”
《后汉书·郎顗传》:“坐筹帷幄,终能分野。”
《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深入基层,亲历亲为,不能老是~,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