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3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45:40
“坐而待旦”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坐着等待天亮。基本含义是指静静地等待某个时刻的到来,通常带有一种被动的意味,暗示不主动去追求或改变现状,而是耐心地等待事情的发展。
“坐而待旦”出自《论语·子罕》。原文是:“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在这段话中,孔子强调君子的处世态度,提到等待而不急于行动的智慧。成语的形成与传统文化中对耐心和等待的重视密切相关。
“坐而待旦”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耐心和等待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在儒家思想中更是强调。然而在现代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和竞争压力使得“坐而待旦”这种态度可能显得不太合时宜。现代人更倾向于主动出击,追求变化和机会。
“坐而待旦”让我联想到一种宁静的力量,一种在喧嚣中保持内心平静的能力。这种情感在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时尤为重要,提醒我有时候耐心也是一门艺术。
在我大学的学*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我面临许多压力和不确定性。我曾经尝试“坐而待旦”,希望事情能自然好转。但后来我意识到,主动寻求帮助和解决方案才是更有效的办法。这让我明白了成语的深意,也促使我在生活中更加积极主动。
在漫长的冬夜,窗外的风雪肆虐, 我坐而待旦,心中默念春天的到来。 那一刻,时间似乎凝固, 只为等待那一缕温暖的阳光重新洒落。
在英语中,“wait for the right moment”或“patience is a virtue”可以与“坐而待旦”相对应。但在许多西方文化中,更强调行动的重要性,常常鼓励人们采取主动的态度,这与传统的“坐而待旦”形成对比。
通过对“坐而待旦”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在生活中,静待与主动之间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挑战时学会了反思自己的态度。它提醒我,在等待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同时不失去对机会的敏感度。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坐而待旦,以俟天命。”
《后汉书·袁绍传》:“绍坐而待旦,以俟天命。”
《汉书·王莽传》:“莽坐而待旦,以俟天命。”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坐而待旦,以俟天命。”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坐而待旦,以俟天命。”
天下至广,万机至猥,诚不可不矜矜业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