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3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10:47
成语“以佚待劳”字面意思是“用安逸来等待劳作”。它传达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安逸的环境中,期待通过努力来获得成果。通常用来形容一种不切实际的态度,认为只要安逸地等待,最终会获得成功或成果。
“以佚待劳”源自《周易》中的一种哲学思想,强调安逸和劳作之间的辩证关系。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古人对生活状态的观察与思考。在**传统文化中,安逸和辛劳常被视为对立的两面,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勤劳和节俭的提倡。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勤劳被视为美德,而安逸常常被视为懒惰的代名词。因此,“以佚待劳”在社会上有警示的作用,提醒人们珍惜努力的价值。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于许多职场和个人发展场景,强调努力的重要性。
“以佚待劳”会让我联想到一些对生活不负责任的人,常常让我感到无奈和忧虑。它提醒我在面对困难时,不能仅依赖安逸的状态,而要积极面对挑战。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过于依赖安逸的生活,结果导致成绩下降。后来我意识到,必须付出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果。这个成语时常提醒我要努力奋斗,而不是坐享其成。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融入该成语:
安逸之中梦自闲,
岂知劳苦为伴旁。
以佚待劳难成事,
愿携勤勉共天长。
在英语中,与“以佚待劳”相似的表达是“no pain, no gain”,强调努力是成功的前提。不同文化在对待努力与安逸的态度上有相似之处,都强调了勤奋的重要性。
通过对“以佚待劳”的学*,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努力与成果之间的关系。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上丰富了我的表达,也在思想上激励我不断追求进步。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实际的努力,而不是期待安逸带来的成功。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资治通鉴·汉纪·高帝五年》:“韩信乃夜令人为万余囊,盛沙壅水上流,引兵半渡,击龙且,佯不胜,还走。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龙且水东军散走,齐王广亡去。信遂追北至城阳,皆虏楚卒。汉四年,遂皆降平齐。”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乃夜令人为万余囊,盛沙壅水上流,引兵半渡,击龙且,佯不胜,还走。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龙且水东军散走,齐王广亡去。信遂追北至城阳,皆虏楚卒。汉四年,遂皆降平齐。”
《战国策·齐策二》:“齐人以佚待劳,以饱待饥,以众击寡,此必胜之道也。”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逆楚子于城濮,以佚待劳,以众击寡。”
《孙子兵法·军争》:“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