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4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09:22
成语“以一奉百”字面意思是用一份来回报百份,指以较小的代价或付出换取较大的收益或回报。它通常用来形容以少量的投入获得丰厚的回报,强调经济效益或实际利益的最大化。
“以一奉百”的具体历史来源并不明确,但其含义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业交易和经济活动。与此相关的思想可以在《老子》等经典哲学著作中找到,强调的是以少胜多、以小博大的智慧与策略。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商人重视的是利益的最大化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以一奉百”反映了这种商业智慧。在现代社会,此成语的适用性仍然广泛,特别是在创业和投资领域,强调通过精明的决策实现财富的增长。
“以一奉百”让我联想到聪明的经营和智慧的决策,带有积极向上的情感。它让我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有效利用资源,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曾参与一个小型的创业项目,通过利用网络营销和社交媒体,以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以一奉百”的道理。
在一个小故事中,可以用“以一奉百”来描绘一个聪明的商人:
在古老的市集上,有位聪明的商人,他用一小袋米换来了农民们的信任,承诺为他们提供更好的销售渠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人的小投入换来了百倍的回报,不仅赚取了财富,还赢得了人们的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penny wise, pound foolish”,强调在小事上节省而在大事上浪费。虽然含义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对投入与产出关系的思考。
通过对“以一奉百”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合理的资源分配和聪明的决策是成功的关键。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在思维方式上促使我更加关注效率与收益的关系。
今察洛阳资末业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什于末业。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
《资治通鉴·汉纪》:“以一奉百,民之志也。”
《后汉书·王符传》:“以一奉百,民之愿也。”
《汉书·食货志》:“以一奉百,民之福也。”
《史记·平准书》:“以一奉百,民之利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以一奉百,民之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