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1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40:24
“东拼西凑”是一个形象化的成语,字面意思是将来自东方的东西和来自西方的东西拼凑在一起。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把零散或不同来源的事物拼凑在一起,通常用来形容某种事物不够完整、系统,或者是草率、随意的做法。
“东拼西凑”这个成语的具体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它反映了一种拼凑、组合的行为,常常用于批评某种方法或结果的粗糙与不严谨。这种拼凑的行为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在生活中为了应对不足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许多内容都是通过“东拼西凑”方式获取的,这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方式,也体现了对快速完成任务的追求。然而,这种做法常常会导致信息的片面和不准确,因此在许多专业领域,如学术研究和商业计划中,强调严谨和系统性的重要性。
“东拼西凑”常常带有负面情绪,联想到的通常是草率、粗糙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伴随着对事物缺乏认真态度的批评。
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曾经遇到过一份“东拼西凑”的报告,里面的信息来源各异,缺乏一致性,导致最终结果无法让人信服。这让我意识到,认真和系统性是完成任何工作时都不可或缺的。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写: “在这个小镇上,居民们的生活就像是东拼西凑的拼图,缺少了完整的画面,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却总是难以契合。”
在英语中,有一个类似的表达是“cobbled together”,意思是把不同的元素随意组合在一起,通常也带有负面的含义。不同文化中对类似行为的看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普遍存在对严谨和系统性的重视。
通过对“东拼西凑”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事物组合状态的描述,更是对态度和方法的反思。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使用恰当的成语可以更清晰地传达情感与观点,增强表达的力度与效果。
《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这东拼西凑的,也还像个样子。”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八回:“这东拼西凑的,也还像个样子。”
《老残游记》第十三回:“这东拼西凑的,也还看得过去。”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这东拼西凑的,也还像个样子。”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宝钗笑道:‘你这东拼西凑的,倒也罢了。’”
宝玉请求贾母同意让秦可卿的弟弟秦钟与他一起上学,秦钟十分高兴,就回去与父亲秦业说。秦业见儿子的老师已经去世,这是个好机会,但自己宦囊羞涩,贾府都是富贵眼睛,也只好东拼西凑24两银子,送秦钟到贾府家学房去上学
当他在半路上,早已~,凑得三千银子,专为监中打点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