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2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54:28
“岁时伏腊”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段(岁时)进行祭祀活动(伏腊)。其中“岁时”指的是一年中的特定时节,而“伏腊”则指的是冬季的腊月,这个时期常常是进行祭祀和庆祝活动的时间。整体上,这个成语体现的是人们在特定的节令中进行的传统*俗活动。
“岁时伏腊”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特别是与农事、祭祀相关的典籍。在古代,腊月是农事的结束和过年的开始,古人会在这个时候进行祭祀活动,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安康。这个成语在古代的典故中常常涉及到对祖先的敬仰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传统之间的和谐关系。
“岁时伏腊”可用于以下不同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岁时伏腊”在*文化中承载了丰富的传统和俗,尤其是在农耕社会中,节令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生产和生活。现代社会虽然科技发达,但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依然存在,许多人在过年时仍然会遵循古老的*俗,进行祭祀和团聚。这种文化传承对于增强家庭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岁时伏腊”让我联想到温暖的家庭聚会和传统的节日氛围。每到这个时节,家人团聚、分享美食,总是让我感受到浓厚的亲情和温馨。它提醒我珍视传统,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在我家,每年的腊月我们都会举行一次家庭聚会,准备丰盛的年夜饭,我会亲手做一些传统的菜肴。这样的活动让我感受到家族的团结和传承,也让我更加理解这个成语的深刻意义。
在一个冬季的故事中,一家人围坐在温暖的火炉旁,窗外飘着雪花,外婆讲述着“岁时伏腊”的故事,孩子们在一旁聆听,幻想着未来的团圆和美好。在这样的氛围中,传统不再是遥远的记忆,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其他文化中,也存在类似的节令*俗。例如,在西方的感恩节和圣诞节,家庭成员会聚集在一起进行庆祝和祭祀活动。这些节日同样强调家庭团聚和分享的价值,与“岁时伏腊”的精神不谋而合。
通过对“岁时伏腊”的学*,我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期盼。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文化视野,让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加自信地融入文化背景。
又以其弟九章,九皋为岭南道刺史,令岁时伏腊,皆得宁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