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2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18:20
成语“槁木死灰”的字面意思是指干枯的树木和死去的灰烬,形象地表达了事物失去生气和活力的状态。基本含义是形容人的精神状态极为消沉、毫无生气,或者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槁木死灰”出自《庄子·齐物论》。在这部经典著作中,庄子通过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生与死、动与静的哲学问题。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庄子对生命状态的思考,强调了失去活力后的无奈和消极。
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或事物的状态。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可能用来形容人物的绝望情绪;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指代某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在演讲中,可能用来警示人们要避免陷入消沉的状态。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成语往往承载着深厚的哲学思考和文化内涵。“槁木死灰”不仅描绘了消极状态,也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但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关注内心状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槁木死灰”给人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无奈,联想到了失去活力、希望渺茫的感觉。这种状态会引起人们的共鸣,尤其是在面对生活压力和挑战时,容易让人感到沮丧。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因为工作压力大,感到十分疲惫,整个人如同“槁木死灰”,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后来我通过**和与朋友交流,逐渐走出了这种状态,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槁木死灰”:
寒风萧瑟夜无眠,
心如槁木死灰然。
梦里花落无声响,
愿随东风再生烟。
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生命复苏的渴望。
在英语中,可以用“dead as a doornail”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意指某事物完全没有生机。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失去活力的状态。
通过对“槁木死灰”的学*,我理解了在语言表达中,情感与状态的传递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更加关注自己的情感状态,提醒我在生活中保持积极态度。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宋史·隐逸传上·陈抟》:“关西逸人吕岩有词曰:‘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陈抟得之,题云:‘我爱希夷先生好,不见其人想其诗。’”
《晋书·隐逸传·陶潜》:“潜常著《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文选·潘岳〈秋兴赋〉》:“心若槁木之未灰,形若游魂之离壳。”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大观园内只有李纨一个寡妇,她原是贾珠的老婆,贾珠死后,她与五岁的儿子贾兰相依为命。她出身金陵名宦家庭,知书达理,她青春丧偶后,虽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对外界一概不问不闻,就知道侍亲养子,是一个贤妻良母
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梁锦绣之中,竟如“~”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