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1:5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23:07
“寒灰更然”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寒冷的灰烬上再燃起火焰。比喻在困境中重新振作,复兴希望或生机,常用于形容经历挫折后复苏的状态。
该成语出自《礼记·大学》,原文是“如寒灰更然”,意指经过冷却的灰烬再一次重新燃起火焰。这一成语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复兴”概念,强调在逆境中人们要有勇气和毅力重拾希望。
“寒灰更然”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希望和重生,尤其是在面临困境或挑战时。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许多创业者和奋斗者常常引用这一成语来激励自己和他人,反映出中华文化中对坚持和奋斗的崇尚。
该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重生和希望的力量。它传达出一种强烈的积极情感,激励人们在逆境中不放弃,努力寻找机会。这种情感反应也促使我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持自己的目标。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有一次经历了较大的挫折,面临职业上的困境。每当我想要放弃时,都会想起“寒灰更然”的意义,提醒自己要坚持努力。最终我克服了困难,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运用这一成语:
灰烬冷却夜深沉,
寒灰更然火焰生。
风吹梦醒心不驯,
勇敢向前路更明。
这首诗通过描绘灰烬与火焰的对比,表达了在逆境中重新振作的决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rise from the ashes”,意指从失败中重新崛起。这个表达和“寒灰更然”有相似的含义,体现了在不同文化中对复兴和希望的共通理解。
通过对成语“寒灰更然”的学,我深刻体会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积极向上的态度是多么重要。这个成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表达,更是一种生活的哲理,提醒我在面对挑战时要勇敢面对,永不放弃。
伏愿垂泣辜之恩,降云雨之施,追草昧之始,录涓滴之功,则寒灰更然,枯骨生肉,不胜区区之至,谨冒死以闻。
《宋史·乐志十四》:“寒灰更然,鸿休燕喜。”
《旧唐书·音乐志三》:“寒灰更然,朽树重荣。”
《南史·到溉传》:“如遂嬴瘠,乃为寒灰更然也。”
《文选·陆机<文赋>》:“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寒灰。”
《后汉书·冯衍传》:“弃逐微躯,委捐细故,更始寒灰,复得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