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2:07
最后更新时间:
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韩非子·五蠹》:“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是故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放之四海而皆准。”
《荀子·劝学》:“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放之四海而皆准。”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放之四海而皆准。”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放之四海而皆准。”
《礼记·中庸》:“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放之四海而皆准,施诸后世而无朝夕。”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