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3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10:58
“攻苦食淡”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艰苦奋斗,过着清淡的生活。它强调了在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够忍受生活的苦涩与简朴,体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韧的品质。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尤其是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关的经典。它常被引用来形容那些在逆境中仍能坚持努力、保持清贫的志士仁人。具体的典故并不明显,但可以与许多古代诗词中的“苦”与“淡”相结合,表现了志向与节操。
“攻苦食淡”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攻苦食淡”在**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文化中,强调了艰苦奋斗与节俭的重要性。它不仅适用于个人的追求,也体现在家庭和社会的价值观中。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条件有所改善,但这种精神依然被许多人所推崇,尤其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人,他们往往有着更强的内心力量和韧性。它也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提醒我在追求目标时不要害怕艰辛。
在我个人的学*和工作中,曾经历过许多困难的时期。每当我感到疲惫或沮丧时,就会想起“攻苦食淡”,激励自己继续努力,克服眼前的挑战。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攻苦食淡”:
山路崎岖行无惧,
攻苦食淡志不屈。
青云之上望未来,
愿为拼搏永不休。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攻苦食淡”的概念可以用“no pain, no gain”来表述,强调为了获得成功必须经历痛苦和努力。不同文化中对艰苦奋斗的理解和表达方式虽有差异,但核心理念却是相通的。
通过对“攻苦食淡”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强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在追求目标时要有毅力,不怕艰辛。
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
《明史·方孝孺传》:“攻苦食淡,以励其志。”
《宋史·隐逸传上·陈抟》:“攻苦食淡,衣褴褛,而志不衰。”
《晋书·皇甫谧传》:“攻苦食淡,以勤其业。”
《后汉书·王符传》:“攻苦食淡,以自苦为极。”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攻苦食淡,非所以待宾客也。”
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