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4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30:08
“不遑暇食”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时间去吃饭”,形容非常忙碌,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人们在某种情况下极为繁忙,忙得不可开交。
“不遑暇食”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在这篇文章中,讲述了一个历史**,描述了当时的情况,表现了人们为了完成任务而忙碌的状态。这种背景下,成语被引入以形象化地说明忙碌的程度。
“不遑暇食”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不遑暇食”反映了**文化中对勤劳和忙碌的重视。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城市生活中,许多人都面临着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这个成语的使用能够引起共鸣,体现出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压力。
这个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忙碌的生活状态,给人一种紧迫感和压力感。同时,也引发对生活平衡的思考,提醒我们在繁忙之余不要忽视生活的其他方面,如健康和休息。
我在大学时期,曾经为了完成一篇重要的论文而连续几天不遑暇食,几乎每天都熬夜到凌晨。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忙碌的含义,同时也让我明白了适当放松的重要性。
在繁星满天的夜晚,她不遑暇食,手中握着笔,脑海中灵感如泉涌,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她的梦想助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o busy to eat”,它们都传达出忙碌的状态。不过,文化背景不同,表达的细腻程度和语境可能会有所区别。
通过对“不遑暇食”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描述一种状态,它还反映了生活的节奏和社会的压力。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使我们更好地传达情感和状态。
《书·无逸》:“自朝至於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孔颖达疏:“遑亦暇也。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复语。犹云‘艰难’也。”一说,没有闲暇时间从容地吃饭。
《资治通鉴·唐纪》:“李靖不遑暇食,以讨贼寇。”
《后汉书·班超传》:“超不遑暇食,以从军旅。”
《汉书·王莽传》:“莽不遑暇食,以治天下。”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不遑暇食,以从游说者。”
《左传·宣公十五年》:“君子不遑暇食,以从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