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4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29:48
“不通时宜”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不符合当时的情况或时势,无法适应当前的环境或条件。它通常用来形容某种行为、言辞或做法不合时宜,不符合当下的要求或需要。
该成语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对时事变化的关注以及对适应能力的强调。它反映了古代哲学中“顺应时势”的智慧,尤其在政治、文化等领域,强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要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不通时宜”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包括:
“不通时宜”反映了**文化中对于时势和环境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提醒人们要关注时事变化,灵活应对,以避免在决策和行为上出现错误。
使用“不通时宜”时,往往带有一种批判或失望的情感,提醒人们在做出选择之前要考虑清楚时机和环境。这种情感反应使得这一成语在表达不满时尤为有效。
在我的职场经历中,曾有一次团队讨论时,某位同事提议在项目中加入过时的市场策略,结果遭到大家反对。我们用“不通时宜”来形容他的想法,最终选择了更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方案。
在一个诗歌创作中,可以写道: “春风得意马蹄疾,然不通时宜,花开未必有果实,唯有随势而行。”
在英语中,表达类似意思的短语如“out of touch with the times”或“not in tune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可以传达相似的含义,强调对时势的忽视或不适应。
通过对“不通时宜”的学,我认识到在语言表达中,理解时事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思考和判断中更加注重环境的变化。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时刻关注周围的变化,以便作出更合适的反应。
今人言不通时宜而无顾忌者曰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