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07:18
“攘臂一呼”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用手臂一挥,发出一声呼喊。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以一种自信和坚定的态度号召别人,通常用于形容在某种情况下能够迅速聚集力量或号召他人的能力。
“攘臂一呼”出自《左传》,原文为“攘臂而呼,众皆聚焉。”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中,通过个人的力量和号召,可以迅速凝聚人心,形成集体行动的智慧和能力。
“攘臂一呼”可以在各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个人的号召力与社会责任感密切相关,“攘臂一呼”不仅反映了个人的能力,也体现了集体主义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攘臂一呼”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能够迅速动员大批人群参与某项活动。
“攘臂一呼”给人一种激昂、振奋的感觉,常常联想到领导力、责任感和团结的力量。这种情感反应可能激励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更积极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与组织一个社区活动。在活动前,我尝试“攘臂一呼”,通过社交媒体发出号召,结果吸引了很多人积极参与,大家共同努力,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描绘一位年轻的领袖在危机时刻站出来,攘臂一呼,号召村民们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展现出人性的光辉和集体的力量。
在英语中,“rallying call”可以作为“攘臂一呼”的对应表达,指一种激励人们团结行动的召唤。不同文化中,号召力和领导力的表现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内涵的核心是一致的。
“攘臂一呼”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个人责任感和集体意识的体现。在学和表达过程中,理解这一成语的深层意义有助于提升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我在团队中的领导力和号召力。通过对这一成语的学,我更加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在关键时刻如何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宋史·岳飞传》:“岳飞攘臂一呼,士气百倍。”
《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六》:“刘秀攘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攘臂一呼,士卒皆奋。”
《汉书·王莽传下》:“莽攘臂一呼,天下响应。”
《史记·项羽本纪》:“项梁攘臂一呼,楚人皆应。”
皆能~,聚众千百,杀掠吏民,死且不顾,重烦大兵剪灭而后已,是岂理所当然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