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2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03:51
“举首奋臂”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抬起头,挥动手臂”。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表达出勇敢、奋进和奋发向上的意志。
该成语的具体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归结为古代文人的表达方式。其字面组合中,“举首”表示抬头向上,象征着对未来和理想的向往;“奋臂”则指挥动手臂,象征着积极进取的行动。这种表达常见于古代诗词和散文中,意在鼓励人们要有志向、有作为。
“举首奋臂”可以在多种场景下使用:
在**文化中,积极向上的精神被广泛推崇。成语“举首奋臂”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强调了奋斗与努力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它适用于各种场合,如职场激励、个人成长等,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态度。
“举首奋臂”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人。他们的坚定与努力常常激励周围的人,传达出积极向上的力量。这种情感也促使我在生活中更加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准备一场重要的演讲时,感到非常紧张和不安。回想起“举首奋臂”这个成语,我告诉自己要振作起来,勇敢面对挑战。最终,我成功地完成了演讲,收获了掌声和赞誉。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写: 在黑暗的森林中,从树枝上飞起,举首奋臂**,展翅高飞。它不再畏惧风雨,而是迎着朝阳,追寻着属于自己的自由。
在不同文化中,表达积极向上的精神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英语中有“keep your head up”表达类似于“保持积极态度”,而西方文化同样强调在逆境中奋发向前的重要性。
通过对“举首奋臂”的学*,我深刻理解了积极态度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困难时更能保持乐观与勇气。这个成语提醒我,无论面对什么挑战,都要勇敢前行,奋发向上。
民为积欠所压,如负千钧而行。免于僵仆则幸矣;何暇举首奋臂,以营求于一饱之外哉?
《晋书·王敦传》:“敦闻之,举首奋臂,以为天下可一朝而定。”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闻之,举首奋臂,以为天下可一朝而定。”
《后汉书·袁绍传》:“绍闻之,举首奋臂,以为天下可一朝而定。”
《汉书·王莽传》:“莽乃举首奋臂,率群臣以诛董贤。”
《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梁父兄尝杀,梁怒,举首奋臂,欲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