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3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26:28
“发奋蹈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发奋努力,勇往直前。其中“发奋”意味着振作精神,努力向上;“蹈厉”则表示坚持不懈,勇敢地前行。整体含义强调通过努力和拼搏来实现目标或克服困难。
“发奋蹈厉”出自《后汉书·荀悦传》。在古代,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有志气、有拼搏精神的人。成语所传达的精神,在历史上激励了无数志向远大的年轻人,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源泉。
“发奋蹈厉”常用于以下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拼搏和奋斗的精神。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许多人将“发奋蹈厉”视为成功的必经之路。这个成语不仅适用于学业和事业,也适用于个人成长和自我提升,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发奋蹈厉”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激励和坚定。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人,激发我在生活中追求目标的决心。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也常常影响我的思维方式,促使我在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
在我大学时期,有一次面对重要的考试,由于复时间不足,我感到十分焦虑。但我告诉自己要“发奋蹈厉”,于是我制定了详细的复计划,努力克服压力,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意义。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发奋蹈厉”:
风雨无阻,志在千里,
发奋蹈厉,心不言弃。
逐梦之路,虽远亦近,
携手并肩,勇攀高峰。
在英语中,“strive for excellence”或“work hard to achieve goals”可以与“发奋蹈厉”相比较。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同样传达了努力奋斗、不懈追求的精神。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成语或短语也常常用于激励人们追求成功。
通过对“发奋蹈厉”的学,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表达,更是一个激励我们积极向上的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无论在生活的何个阶段,都应保持奋斗的精神,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这对我的语言学和日常表达都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各种挑战。
总以为社会大众谋幸福为第一义;发奋蹈厉,艰苦备尝,为的是这件事。
《宋史·岳飞传》:“飞发奋蹈厉,屡建奇功。”
《晋书·王导传》:“导发奋蹈厉,以匡国家。”
《后汉书·班超传》:“超发奋蹈厉,遂定西域。”
《汉书·王莽传》:“莽发奋蹈厉,欲以威名震天下。”
《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发奋蹈厉,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