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57:29
“复蹈其辙”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复”、“蹈”、“其”和“辙”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重新踏上之前留下的车辙,基本含义是指重蹈覆辙,做出同样的错误或重复过去的失误。
“复蹈其辙”源于古代文献,最早见于《史记·平原君赵成》:“复蹈其辙,终不见于人。”该成语的背景涉及到历史人物的行为和决策,警示人们应避免重犯同样的错误。这里的“辙”指的是车轮行驶后留下的痕迹,形象地表达了重复的概念。
“复蹈其辙”在很多场合中都可以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历史的教训被视为重要的智慧来源。“复蹈其辙”不仅适用于个人生活,还适用于国家和社会的决策,强调历史的循环性和经验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该成语仍然适用,提醒人们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保持警觉。
该成语常常带来一种警示的情感联想,提醒人们珍惜教训、吸取经验。它引发对失败和错误的深思,促使人们反省自己的行为。
在我的学生活中,我曾因为没有认真复而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失利。后来,我提醒自己不要复蹈其辙,制定了详细的学*计划,最终取得了好成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复蹈其辙”:
行迹虽浅留车辙,
再走一遭却难得。
教训铭心莫复蹈,
未来路上更自知。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的表达,比如“to repeat the mistakes of the past”,即重蹈过去的错误。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人们应当从历史中学*,以避免同样的错误。
通过对“复蹈其辙”的学*,我深刻体会到反思与总结的重要性。该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更让我在生活中时刻保持警觉,避免不必要的错误,促进个人成长与进步。
今复蹈其辙,譬人畏虎,唁虎以肉,食尽终必食人。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六》:“曹操复蹈其辙,以自困。”
《后汉书·袁绍传》:“绍复蹈其辙,以自败。”
《汉书·王莽传下》:“莽复蹈其辙,以自危。”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复蹈其辙,东归彭城。”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复蹈其辙,以伐郑。”
孟尝、平原,皆为秦所羁,幸而得免,公子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