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1:3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27:04
成语“发扬蹈厉”字面意思是“发扬光大,勇往直前”。“发扬”指的是把某种精神或优良传统推广和传承开来;“蹈厉”则意味着勇敢地去做,积极进取。整体含义是强调要把好的传统和精神发扬光大,并勇于实践、积极向前。
“发扬蹈厉”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人和勇士,强调在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基础上,勇敢地去实践和行动。该成语在文献中较早出现于近现代,尤其是在一些激励人心的演讲和文章中,常用于表达对优秀品质的追求和对进取精神的鼓励。
“发扬蹈厉”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发扬蹈厉”在中华文化中承载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强调对传统的尊重与传承。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在鼓励个人和集体追求卓越、面对挑战时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尤其在教育、企业文化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该成语带给我一种振奋和激励的情感,联想到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毅力。在表达时,使用这个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力量,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常常遇到挑战和困难,每当此时我会提醒自己要“发扬蹈厉”,激励自己不怕艰难,勇于克服困难。
在诗歌中可以这么使用:
山高路远行更劲,
发扬蹈厉志不移。
风雨如晦何所惧,
前行路上自有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forge ahead”或“to carry on”,这些短语同样传达出一种积极向前、不惧挑战的精神。不过,中文成语往往更强调文化传统和精神传承的内涵。
通过对“发扬蹈厉”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语言表达中如何通过成语传递情感和文化内涵。这一成语不仅在日常交流中增添了色彩,也在我面对挑战时提供了鼓励和动力。它提醒我,传承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困难与机遇。
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
《晋书·王导传》:“导既执政,发扬蹈厉,以振晋室。”
《后汉书·班超传》:“超既至,发扬蹈厉,以威西域。”
《汉书·艺文志》:“发扬蹈厉,以明其志。”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既返赵,益厚待虞卿,发扬蹈厉,以报秦之怨。”
《左传·宣公十五年》:“发扬蹈厉,以御其侮。”
优游国域决行藏,搅海翻江惊天地。~,功名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