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0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26:11
“发凡举例”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字面意思是“把一般的情况提出,并举出具体的例子”。在更广泛的含义上,它指的是从一般到特殊,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观点,常用于论证或解释某种理论。
“发凡举例”源于**古代的论述和辩论传统。虽然没有确切的历史典故,但类似的表达在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强调用具体例子来支持论点,这在儒家经典以及后来的散文、议论文中屡见不鲜。
这个成语常见于学术讨论、演讲、教育教学及日常对话中。例如:
同义成语:举一反三、以小见大、以例证理
反义成语:空口无凭、无的放矢
在**传统文化中,论证和说服的艺术非常重要。通过“发凡举例”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强说服力,还能使论述更加生动。因此,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的演讲、写作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凡举例”让我联想到教育和沟通的重要性。使用具体例子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复杂的道理变得易于理解。这种方式在我个人的学*和交流中非常有效。
在我的学过程中,老师常常使用“发凡举例”的方法来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的概念。举例说明让我对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在学数学和科学时,具体的例子常常让我恍然大悟。
在一首现代诗中,我尝试使用“发凡举例”:
在无边的夜空下,
星辰闪烁,仿佛在说,
发凡举例,
告诉你每颗星星的故事,
它们的光芒,
是亿万年的历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illustrate with examples”或“to provide examples”。这些表达都强调用具体的例子来支持论点,体现了不同文化中对论证方式的共同重视。
通过对“发凡举例”的学,我认识到具体的例子在论证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更让交流变得有效。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一成语使我更加自信和有条理。
时编摩之士,皆山林布衣,发凡举例,一仰于濂。
《清史稿·艺文志》:“发凡举例,以定体裁。”
《宋史·艺文志》:“发凡起例,以正文体。”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礼类》:“发凡举例,以明经义。”
《史通·序例》:“夫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国无法,则上下靡定;史无例,则是非莫准。”
《文心雕龙·序志》:“发凡以言例,举要以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