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5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54:20
“上下其手”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上下两只手一起动”,引申为双手互相配合、合作,通常指在某些事情上暗中勾结、相互配合,进行不正当或不道德的行为。基本含义上,它常用来形容在某些场合中,暗中或不正当地操控、影响某种结果,尤其是在涉及贿赂、腐败等方面。
“上下其手”出自《左传》。在《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提到“上下其手,故君子之言,故不敢言”。这里的“上下”指的是上下关系的权力,表示在权力的运作中,存在着暗中的勾结与操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描述那些阴暗、不正当手段的行为。
“上下其手”通常在政治、经济、商业等领域使用,尤其是在谈论腐败、贿赂、权钱交易等**时。它可以出现在新闻报道、社论、文学作品中,也可能在日常对话中被用来形容某些不正当的行为。例如,在职场中,如果有同事暗中串通,影响考核结果,也可以用“上下其手”来描述这种情况。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社会中,尤其在政治和商业环境中,“上下其手”这一成语反映了人们对于权力与腐败的敏感。它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社会现象的警示,反映了对不公正行为的批判。在现代社会,尽管法律法规日益完善,但腐败现象依然存在,因此“上下其手”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适用性。
“上下其手”这一成语常常带有负面情感,给人一种阴暗、狡诈的印象。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权力游戏中不择手段的人,令人厌恶的同时也引发对社会公正的思考。这样的联想提醒我在生活中要保持警惕,抵制不正当的行为。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过一个同事,他为了升职,暗中与上司勾结,试图抹黑其他竞争者。虽然最后他的阴谋被揭露,但这一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上下其手”的危害,提醒我在职场中保持正直,绝不参与这样的行为。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使用“上下其手”:
权谋争锋暗流涌,
上下其手难分明。
明月照影心何寄,
浮云往事随风行。
这首小诗试图表现权力游戏的复杂和不易,暗示在看似光明的表面下,往往潜藏着不为人知的阴暗交易。
在英语中,可以用“collusio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指的是秘密勾结或共谋。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腐败和不正当行为的反感是一致的。这表明无论在哪种语言和文化中,人们对不正当行为的抵制都是一种共识。
通过对“上下其手”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在字面上有其含义,更在社会文化中承载着反腐倡廉的深刻警示。这使我在语言学中更加关注成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理解它们在表达中的重要性。
此子可为穿封戍,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
《资治通鉴·唐纪》:“李林甫上下其手,以相倾陷。”
《后汉书·袁绍传》:“绍乃上下其手,以相图谋。”
《汉书·王莽传》:“莽乃上下其手,以相倾轧。”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引兵而东,上下其手,以相攻伐。”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上下其手,以相倾也。”
公元前547年,楚国出兵攻打郑国,穿封戍和公子合围郑国大夫皇颉,穿封戍俘获了他。在战后,公子围争功,穿封戍不服,请太宰伯州犁裁决。伯州犁有意把手抬高对皇颉介绍公子围,把手降低介绍穿封戍。皇颉会意说是公子围俘获他的
亏得尚有“巧妙不同”一句注脚,还可~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