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07:40
成语“攫为己有”字面意思是“抓取并占为己有”。它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不正当手段占有他人的东西,尤其是形容那些企图窃取他人财物或权利的行为。
“攫为己有”出自《左传》,其中提到的“攫”字,意为抓取、捕捉。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战争、政治斗争中,某些人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择手段地夺取他人财物或权利的行为。这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对权力和财富的渴求。
“攫为己有”可以在多种场合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重视道德和诚信的价值观,因此“攫为己有”不仅被视为一种不道德行为,也往往带有负面的社会评价。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行为在商业竞争、职场关系中仍然存在,因此理解这个成语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社会现象。
“攫为己有”带给我一种不安和愤怒的情感,特别是在看到一些不法行为时。这种情感反应促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公平与正义的问题,并对他人的行为保持警惕。
在工作中曾遇到同事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项目的情况,我当时感到愤怒和失望。这个成语让我意识到要勇敢地站出来抵制这样的行为,并倡导公平竞争。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月下独行影孤寒,
攫为己有不应然。
道德良心应铭记,
共守诚信人间缘。
在英语中,“to seize for oneself”或“to appropriate”可以传达相似的意思,但文化背景可能会影响其使用频率和接受度。在一些文化中,强调个人利益的行为可能被视为竞争的常态,而在其他文化中则被视为不道德。
通过对“攫为己有”的深入学,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描述不道德行为的表达,更是一种对社会道德和正义的强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保持对公平和诚信的关注,并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更加恰当的语言来传达我的观点。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
《资治通鉴·唐纪》:“李克用攫其军权,以自固。”
《后汉书·袁绍传》:“绍攫其地,以为己有。”
《汉书·王莽传》:“莽攫取汉室,自立为帝。”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攫其印绶,以自佩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攫其宝玉以归。”
大不列颠的毒枭们对这座占尽地利的天然深水良港垂涎不已,把它从大清帝国的版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