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3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10:21
“攻城徇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攻打城池,征服土地”。其基本含义是指在军事行动中,首先攻占敌人的城池,然后再扩展控制其他地区。引申义通常用来形容攻克难关,征服对手或占领有利地形,具有战略性的意味。
“攻城徇地”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军事活动,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频繁。成语中的“攻城”表示对城池的进攻,而“徇地”则是指征服周边的土地。这个成语强调了在战略上分阶段进行攻占的重要性,有时也用来比喻在工作或生活中先解决主要问题,再处理附带的事务。
“攻城徇地”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军事策略和智慧被高度重视,成语“攻城徇地”体现了这种文化背景。现代社会中,尽管战争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商业竞争、项目管理等领域,这一成语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面对挑战时要有策略、有计划。
该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勇敢和智慧的结合,联想到历史上那些以智取胜的军事将领或商界精英。它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全局观和策略性思维,以便能够逐步克服困难。
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我曾参与一个复杂的项目,团队面临许多技术难题。我运用了“攻城徇地”的策略,首先解决了最重要的技术瓶颈,之后再着手其他问题,最终成功完成项目。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运用:
攻城徇地志如虹,
逐梦前行步步稳。
高峰之上云雾绕,
一剑封喉勇者风。
这首诗通过“攻城徇地”表现了追求理想的决心和稳健的步伐。
在英语中,可以用“take the city and the land”来表达类似的意义,然而,直接对应的成语较少。一般来说,英语文化更倾向于使用“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race”这样的表达,强调稳定和渐进的成功。
通过对“攻城徇地”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战略性思维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更加从容。理解并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帮助我在沟通中更有效地传达思想,增强说服力。
樊崇以穷困为寇,无攻城徇地之计。
《旧唐书·李光弼传》:“光弼攻城徇地,所向无前。”
《宋书·武帝纪上》:“高祖攻城徇地,所过必平。”
《晋书·石勒载记上》:“勒攻城徇地,所向皆捷。”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太祖攻城徇地,所过无不降下。”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将攻城徇地,所过发屋伐木,以示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