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20:09
“一箭之地”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一箭所能射中的距离”,引申义是形容非常短的距离或近距离。它通常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亲近,或者是某事物的接近程度。
“一箭之地”出自古代的军事比喻,强调了箭的射程。在古代战争中,弓箭是重要的武器,其射程和准确性对战斗结果有重要影响。因此,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物理上的距离问题,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事情发展的紧密程度。
在不同的语境下,“一箭之地”可以用在以下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亲密的关系被视为社会和谐的基础。“一箭之地”强调了这种亲密感,反映了人们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虽然科技使人们的联系更加频繁,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依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亲密无间的友谊和家庭关系。它传达了一种温暖和安全感,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人。在表达时,使用“一箭之地”能够增强语言的亲切感和情感厚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有一位很好的朋友,我们无话不谈,彼此理解,就像“一箭之地”。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也会抽时间见面,分享生活的点滴。这种关系让我感到温暖和支持。
在一个诗歌创作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一箭之地”:
在晨曦初照的那一刻,
你我之间如一箭之地,
心灵的距离毫无隔阂,
在这温暖的阳光中,
我们共同编织梦想的画卷。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lose at hand”或“within reach”,它们都强调了事物的接近程度。在一些文化中,强调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同样重要。例如,西方文化中的“bond”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
通过对“一箭之地”的学,我认识到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这个成语让我更加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珍惜和维护这些亲密的联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成语的深层意义,有助于提升我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传递力。
放我一箭之地,埋锅造饭去。
《金瓶梅》第十六回:“西门庆道:‘我一箭之地,就能赶上他。’”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行者道:‘我一箭之地,就能赶上他。’”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宝玉听了,忙走几步,到了一箭之地,回头一看,只见黛玉站在那里。”
《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孔明教把船只一字儿摆开,只隔一箭之地。”
《水浒传》第九回:“休说一箭之地,就是一二里,也走不过去。”
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