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3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01:07
“琴瑟调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琴和瑟两种古乐器的音调相互和谐,基本含义指夫妻或情侣之间的感情和谐融洽,形容和睦的关系。
该成语来源于《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中的“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在古代文化中,琴和瑟是高雅的乐器,其音色的和谐象征着美好的家庭关系与和谐的社会氛围。因此,这个成语不仅仅局限于音乐层面,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琴瑟调和”可以用于多种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和谐被认为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而“琴瑟调和”正体现了这一价值观。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强调家庭、婚姻幸福和社会和谐的语境中。
“琴瑟调和”带给我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联想到美好的家庭关系和友谊,传达出一种宁静和幸福的氛围。这种情感在语言表达中使我更倾向于使用它来形容美好的关系。
在生活中,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朋友的婚礼,看到新人之间的默契和幸福,不禁想到了“琴瑟调和”,并在祝词中提到,表达了对他们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该成语:
月明点滴窗前影,
琴瑟调和共此生。
携手同行天涯路,
愿与君共白头吟。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语中有“two peas in a pod”来形容关系密切的两人,虽然具体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和谐关系的意象相似。
通过对“琴瑟调和”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和谐关系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日常交流中更能体现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增加了表达的优雅性和深度。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晋书·乐志下》:“琴瑟既设,和声乃发。”
《汉书·王褒传》:“琴瑟调和,钟石谐和。”
《文选·陆机·文赋》:“琴瑟既调,和声乃发。”
《左传·昭公二十年》:“琴瑟不张,钟鼓不陈。”
《诗经·小雅·常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少年夫妇,~,女貌郎才,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