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1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40:17
成语“万念俱灰”字面意思为“万千的念头都变得灰暗”。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和信心,心中充满绝望,形容情绪极为消沉。
“万念俱灰”出自清代作家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在书中,主人公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最终感到无比失望,心中所有的希望都化为乌有。这个成语反映了人的内心感受,尤其在遭遇重大打击时的无助与绝望。
“万念俱灰”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万念俱灰”在**文化中,常常与人生的苦难、命运的无常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脆弱与无助。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科技和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心理健康问题依然是一个重要话题。这个成语提醒人们关注心理状态,认识到绝望是一种普遍的情感反应。
“万念俱灰”通常带有沉重和忧伤的情感,联想到失去、孤独以及对未来的迷茫。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影响个人的思维方式,促使人们在表达时更加谨慎,尤其在涉及他人痛苦时。
在我生活中,有一次因为考试失败,我感到“万念俱灰”,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接下来的学*生活。后来通过与朋友的交流,我逐渐走出这种情绪,重新找到了努力的动力。这次经历让我更加理解这个成语的深刻含义。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万念俱灰”:
秋风萧瑟叶满地,
孤舟一叶随波去。
万念俱灰心头痛,
唯愿明朝再启程。
这首诗描绘了在失落中寻求新生的希望,展现了成语的表现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t one's wit's end”,意思是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或“hopeless”,表示无望。这些表达虽然在情感上与“万念俱灰”相似,但文化背景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万念俱灰”的学*,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绝望心理的复杂性以及它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挫折时,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他人的感受。
官场上的人情,最是势利不过的。大家见抚台不理,谁还来理我呢,想到这里,万念俱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六回:“我听了这一番话,万念俱灰,只得收拾行李,准备回家。”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听了,万念俱灰,只得收拾行李,准备回家。”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杜少卿听了,万念俱灰,只得辞了官职,回家闲住。”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闻言,万念俱灰,遂决意不娶。”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不觉痴了半日,心中万念俱灰。”
我明白自己会活不到多久了,霎时间~,稍微感觉到死底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