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4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40:19
“万户千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家家户户,千家万户,形象地表示数量之多,通常用来描述非常繁荣或热闹的场景。其基本含义是指广泛的居住人群或家庭,常用于描绘社会的繁荣与昌盛。
成语“万户千门”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白,苍苍泪欲干。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虽然并未直接使用“万户千门”这一表达,但其意境却与家家户户的繁荣景象密切相关。这个成语在后来的文人笔记和诗词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万户千门”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万户千门”在传统文化中常用于描绘盛世景象,反映了人们对安定、繁荣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社会,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社会的繁荣与家庭的幸福依然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这一成语在现代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提到“万户千门”,我会联想到节日的欢庆、家庭团聚的温暖,心中涌起一种幸福与繁荣的感觉。它不仅是对繁荣景象的描述,也是对人们生活美好愿景的表达。
在我的生活中,曾在春节期间回到家乡,看到街道上张灯结彩、欢声笑语,真可谓“万户千门”。那种热闹的气氛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庭与社区的力量。
在一个小村庄,春天的阳光洒在万户千门之上,孩子们在街头奔跑,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老人在门前闲聊,年轻人忙着准备丰盛的年夜饭,这幅画面仿佛是岁月流转中的一幅美丽画卷。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every nook and cranny”,意为每一个角落,强调普遍性和无处不在。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数量之多和普遍存在的意思。
通过对“万户千门”的学习,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在字面上描绘了繁荣的景象,更在文化和情感上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社会与人际关系的多样性。
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文选·张衡·西京赋》:“廛里端直,甍宇齐平。北阙甲第,当道直启。程巧致功,期不陁陊。木衣绨锦,土被朱紫。”
《文选·潘岳·西征赋》:“街衢如一,庭宇相袭,混鸡犬而乱放,各识家而竞入。”
《文选·左思·吴都赋》:“郛郭周匝,重城结隅,通门二八,水道陆衢。”
《汉书·地理志》:“京师之地,户以万计,门以千数。”
《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于是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
转过墙屋,导至一外,叠阁重楼,万椽相接,曲折而行,觉~,迥非人世。